找到相关内容162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忽滑谷快天对台湾佛教思想界的影响

    教不奉余教;  行一行不行余行 证不证余。  的四一主义,这便是老师的信仰的精粹。老师在青年时代,似乎是个很嫌恶偏重形式的既成宗教的宗教家一样,所以他对于死板的戒禁,一切不大关心,...且后日机会。然四大纲领是什么?恐读者诸君忘记,再录于左:  、信佛不信余佛。  二、奉教不奉余教。  三、行一行不行余行。  四、证不证余。  这四一或用消极的来说,亦可谓之四余论,都是从...

    释慧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451878.html
  • 晚唐诗僧的诗禅世界

    清”(卷十)。《法华经》即《妙法华莲经》,太虚大师解释此经以“莲华”为喻云:“华有多种,或狂华无,可喻外道空修梵行,无所克获;或华多果,可喻凡夫供养父母报在梵天;或多华,可喻声闻种种苦行只得涅盘;此皆华不可以喻妙法。惟此莲花,花果俱多,可譬因含万法、果圆万行。”太虚大师另有“内三喻”“本门三喻&...

    萧丽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552910.html
  • 略论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(1)

    争的观点与方法,以期末法学人能够息灭争论,回归实践。笔者识浅根陋,不当之处,还望方家不吝指教。  关键词:性,姓,佛性,种姓,乘家,三乘家,乘法,三乘姓,涅槃因,涅槃()  作者:昌如 中国佛学...乘,同一解脱,,同一甘露,一切当得常乐我净,是名一味。[⑤]  又《妙法莲华经》卷云:  十方佛土中,唯有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[⑥]  又《妙法莲华经》卷云:  唯此事实,...

    昌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0554419.html
  • 《中国佛教之批判的研究》简介

    是以“十二支缘起”来解释,并且此缘起说具有二项重点:“第一是,承认因只生起,(且缘起)具有不可逆的一定方向性,纯粹是时间的因果关系;第二是,缘起的各支即是‘法’(dharma),但是诸‘法’...  《中国佛教之批判的研究》简介   ◎吕凯文  、绪言  从八○年代的中期开始,日本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的裤谷宪昭、松本史朗教授等等,重新反省东亚传统佛教“本觉思想”、“如来藏思想”的正当性,他们...

    吕凯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75855847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(方便品)之探讨

    切缘。  (8)如是:“克获为。习因习读于前,习果克获为后,故言如是也。(30)”即指内因的结果。若就心造业而言,习因所获之,称之如是。而心具十法界之。  (9)如是报:“酬因曰报,习因...-682b.772 页,有详细的解说。   第一〈序品〉至第十三〈安乐行品〉,判为“明三因为因”;第十四〈从地涌出品〉至第二十一〈嘱累品〉,判为“辩三”;而从第二十二〈药王菩萨品 〉至...

    释见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0455851.html
  • 曾其海著:天台佛学(3)

    。别义略明有八,谓教独被菩萨,理则隔离三谛,智则三智次第,断则三惑前后,行则五行差别。位则位不相收,因则因难出,果则不融。”  以上这段文字,列举出别教的八点特征,以示区别。那行别教究竟指哪些...后,曾观光陈国,然后选岳衡山,从师天台宗东土二祖慧思学习“法华安乐行”。  慧思是天台宗中承上启下的人物,他在佛教史上有两大功绩:是创立大乘实相禅,结束了小乘禅法与大乘般若理论不相称的局面;二是体悟...

    曾其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2755939.html
  • 禅境与艺境

    象外之象)的区别,在于象是某种孤立的,有限的物象,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,境不仅包括象,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。境不是一草一木一花,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。”(注:引自叶朗《中国美学史大纲》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 意境说是传统美学在审美和鉴赏领域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理论,它形成于唐代,其雏形则是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意象说。意和象作为成对范畴最早出现于...

    赵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2958339.html
  • 阿罗汉的心理状态

    爱、不满意就嗔,甚至对那无情物、对自己所做的事、内心所想的等等起嗔的感受。至于那更强烈的讨厌、侵害别人、发怒、嗔恨、报仇这种粗糙的嗔心,“、二”的圣人肯定已熄灭了,所遗留下来的就由三去断除那...、地狱众生等的差别,但都包括三界之内。  世上的每一个人,无论在任何时间,心识都处在这三界的任何界中,不可能超越这种性质的。众生经常沦落在情欲境界中,即是一般人们的心识都被低劣的情欲所影响和驱使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758360.html
  • 金刚经的无相境界

    位即获喜感,此喜感出即为我执心识,是故总说为“实无众生得灭渡者”、“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、“无有定法如来可说”、“实无有法名阿罗汉”、“如来无所说”、“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”、“实...,我得斯陀含不?”须菩提言:“不也!世尊。何以故?斯陀含名往来,而实无往来,是故名斯陀含。”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阿那含能作是念,我得阿那含不?”须菩提言:“不也!世尊。何以故?阿那含名不来,而实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560025.html
  •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

    活动之境界问题,或为言说主体自身根本清净相,或为言说升进历程中之诸位阶,或为言说终趣清净相概念等等。“如来藏”讲主体之真正清净本质,“涅槃”讲成果位之观念,“声闻、缘觉”讲未到究竟地之位观念,“乘...  “涅槃”概念也是《楞伽经》文中屡屡触及的重要概念,“涅槃”自是位概念,实际上是成佛运动中之终趣目标,即直指最高境界状态者,然而因大乘知识之发展历程,对于最终境界之陈述乃有著新的知识意义上的转进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060030.html